關於自律神經

人體的神經系統除了中樞神經以外就是周邊神經,而周邊神經可分為體神經(又分為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可由人的意識來指揮控制,只佔人體神經活動的10%)及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佔了人體神經活動的90%)。

自律神經主宰了人體一切內臟及腺體的活動,人體的不隨意肌都是由自律神經所管控的,因此,構成腸胃道、輸尿管、膀胱、肺臟、心臟的肌肉都是不隨意肌,也都受到自律神經調控主宰。

交感神經的作用是促使心跳、呼吸加速、腸胃蠕動變慢、體溫上升、大量流汗、血壓升高等,導致身體主要系統的活動力增加,以便應付外來的緊急狀況,例如:壓力、焦慮、緊張、恐慌等。

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與交感神經相反,促使心跳、呼吸變慢、腸胃蠕動變快、血壓下降、導致主要系統的活動力降低,並且配合身體休息與睡眠的狀態。

所謂的陰陽平衡其實與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交互制衡達到平衡息息相關,使得人體可以因應不同時間、狀況的需求,既可以應付壓力,也能獲得足夠的休息。

西醫認為免疫失調是除了遺傳以外大部分疾病的成因,而自律神經失調症是免疫失調的上游。中醫則認為人體疾病乃肇因於陰陽失衡。因此,中醫的陰陽平衡與西醫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二種論述可謂有相通之處。

西醫經常使用心律變異,HRV (Heart Rate Variability) 來檢測自律神經,其原理簡介如下:若人的心跳是每分鐘 72 下,但並非準確每 0.83秒跳一次。有時快一些、有時慢一些,其差異以微秒計,必須電腦才能判讀。

HRV乃係透過量測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爭奪S-A node ( 心臟的竇房結 ) 控制權的紀錄,自律神經生理活性(時域: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to Normal R Wave) 越大,表示戰況越激烈,人的年紀越輕,自律神經越活躍。

除了SDNN,HRV也偵測交感副交感強度(頻域:LF、HF)。

LF:Low Frequency,0.040-0.150Hz的生理電波,交感神經放電的電波,

代表交感神經的活性。

HF:High Frequency,0.150-0.400Hz的生理電波,副交感神經放電的電波,

代表副交感神經的活性。

由於HRV是主流醫學臨床經常引用的儀器,在臨床上尚無任何症狀或疾病,但HRV卻已呈現嚴重自律神經失調者比比皆是。且也經常發現長期自律神經失調後,引起免疫失調、代謝及睡眠方面的問題,最後才會被診斷出疾病。因此,我們引用HRV來評量人體的亞健康狀態,是相當有意義的。

備註:本文節錄自 王群光醫師著之 自律神經失調HRV檢測及治療衛教手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